2013年9月10日,國務院發布“空氣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國發[2013] 37號)。 “行動計劃”明確指出,努力將空氣污染治理政策要求切實轉化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市場需求,促進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產品創新和產業發展。 “行動計劃”還確定了十項具體措施,其中第四項“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增加清潔能源供應”措施指出,綠色建筑積極發展,政府對公共建筑投資,經濟適用房等率先實施綠色建筑標準。新建筑嚴格執行強制性能效標準,推廣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光伏建筑一體化,“熱電冷”三重技術和設備。一時間,相關行業引進政策引發了“千層浪”,主動積極響應國家呼聲,積極開展地源熱泵推廣工作。
大目灣22萬余平方米地源熱泵系統項目
截至2016年底,大目灣新城地源熱泵服務區將超過22萬平方米。其中,已建成投入使用約3.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覆蓋了山語城、邦泰城、世茂天璽以及多個商業地塊。
據了解,大目灣新城是全國比較早的低碳生態城市和國家新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低碳建設新城鎮,包括新能源應用,低碳建筑,小格子之路,智能化碳匯建設等方面。目前,地鐵已建成綠色1026萬平方米,小格網路基礎12公里,完成總投資約5億元的基站規劃。建筑物已全面采用新能源和空調系統,屋頂綠化,外墻保溫,水回用等低碳節能技術。
青島比較大地源熱泵完工年減排污1.2萬噸
從青島城陽區城市建設局獲悉,地源熱泵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技術項目的應用順利完成,是青島地源熱泵應用的比較大項目。
據了解,項目總投資19.3億元,建筑面積2.273萬平方米,其中地源熱泵應用系統投資1.63億元,占地面積2.469萬平方米。 該項目共安裝了80臺地源熱泵機組,風機盤管末端配有空調波紋管,夏季供應7-12℃冷卻水,冬季供應40-45℃熱水。 該項目于2011年2月1日開始施工,已在設備調試階段完成。
初步估計,該項目投入使用,年節約標準煤4543噸,減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約12000噸。
浙江建德建成水源熱泵應用面積68.9萬平方米
近日,浙江建德皇冠假日酒店水源熱泵項目正式啟動。 該項目由國家電網杭州電力公司和國家電網浙江電力公司共同出資。
新安江水溫全年在15攝氏度,年徑流量超過600億立方米,為水源熱泵機組提供了豐富的熱量。 與一般中央空調相比,水熱機組夏季節能率達25%,冬季節能40%,運行成本只有普通中央空調的50%左右,夏季采暖成本約10元/平方米, 冬季采暖費用25元/平方米。
2020年南京將新增地源熱泵建筑應用面積400萬平米
記者從南京研究所淺層地面溫度調查評估項目人員了解到。 截至2014年下半年,南京淺層地面溫度開發利用項目達到132個。根據計劃,2020年南京將新建地源熱泵系統建設面積400萬平方米。
目前,南京地區76%的深度在100米以下,總共1090萬噸標準煤可開發利用淺層地熱能源,若達到,每年可節約約13.9億元人民幣 環境管理成本。
淮安市2014年完成地源熱泵面積53萬平方米的應用
2014年,淮安市新建節能建筑523萬平方米,其中太陽能熱能應用完成350萬平方米,淺層熱泵系統應用完成量達53萬平方米;完成現有住宅建筑節能改造92000平方米,公共建筑節能改造3.8萬平方米。這是幾天前從淮安市房屋建設部門收到的消息。
淮安市共有綠色建筑設計標志項目23個(三星1個,二星11個,一星11個),總建筑面積2.792億平方米。 2014年,淮安市按照65%節能標準設計的試點工程,江蘇省Xu邑縣綠色建筑示范縣成功申報,獲得了25萬元的補貼。
湖北地源熱泵應用面積超500多萬平方米
2014年12月2日從湖北省國土資源廳獲悉,湖北省末端城市啟動了主要城市淺層地熱能源調查和評估工作,計劃用一年時間找出城市(州)主要城市地下淺層采用地面溫度可以用于未來開發利用這類地下綠色能源的基礎。
地源熱泵技術為淺層地面溫度的開發提供技術支撐。冬天,地源熱泵將隱藏在地下熱源中,滿足建筑物的采暖需求;夏天,然后將建筑物內的熱量送到地面,實現建筑冷卻的冷卻需求。湖北省采用地源熱泵技術始于2000年,截至目前,已在武昌火車站,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湖北省國土資源大樓等100多座建筑物上應用,應用領域超過500多萬平方米。
【本站部分資源來源與網絡,若有問題,請與網站管理者聯系】
【更多內容可以參見:-->地源熱泵系統】
免責聲明:沃富新能源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權利人發現存在誤傳其作品情形,請及時與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