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調家庭是未來的趨勢,中央空調產品的未來將像汽車一樣進入消費者家庭,誰率先抓住家庭這個市場,將成為中央空調領域的領頭者。
2017年4月12日,中國制冷展在上海開幕。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中國制冷展覽會更加明確地傳達了兩大資訊:一是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熱衷于參展,國際化日益濃厚的色彩;二是中國中央空調兵團繼續崛起,成為當之無愧的展會之星。
美的三大新戰略亮相上海制冷展
在中國制冷展示舞臺的幫助下,美的中央空調發布了2017年三大戰略新產品:TR +全能家用中央空調,意大利Clivet產品,智能樓宇管理系統(M-BMS)。
進入美的集團體系時間不長的KUKA機器人也參與了本次的發布會。
新一代TR +全能家用中央空調,是美的此次發布的內容。美的集團中央空調部副總經理兼國內營銷公司總經理管紅波表示,美的TR +全方位家用中央空調稱為美的向科技公司轉型的杰作。
美的提供的數據顯示,TR +配備了智能,快速冷卻和取暖,安裝方便,除霜能力強,環境適應性極強,外觀設計等優點,各方面性能已達到世界的標準,多項指標超越日本同類產品。
在智能型TR +配備終端智能控制模塊和智能控制系統中,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進行遠程控制,擺脫空間限制。
TR +匹配新風機,凈化凈水凈化PM2.5除霧霾率高達97.8%,被國家空調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確定為“9星”安全等級。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中央空調市場的下一個藍海是家用中央空調,這個趨勢和十年前的家庭車很快進入消費家庭是非常相似的,誰抓住家中央空調這個機會誰將帶領中央空調未來。業內人士認為,推動全方位家用中央空調,正是美的迎接這一趨勢的主動權。
美的集團中央空調部國內市場部長黃國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中央空調市場不是日本的世界”。
意大利著名的商業空調品牌Clivet也率先訪問中國制冷市場,標志著中央空調和Clivet的牽手種出了豐碩的成果,美的中央空調從此開始雙品牌運營時代。
據介紹,美的Clivet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將獨立運作,并與美的品牌形成協同效應。
美的也在這個制冷展上發布了M-BMS智能樓宇管理系統。
中央空調本地品牌是集體崛起趨勢
與國際品牌相比,中國中央空調三大品牌美的,格力,海爾等展現了非凡實力,是本次會展的三大明顯。
除了上述三大產品發布之外,美的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美的和兩個品牌與Clivet的參展商一起,同時在國內中央空調領域形成兩大品牌。
世界著名的庫卡機器人,現場表演倒啤酒吸引注意。 Clivet和Kuka的出現凸顯了企業美的國際化。
海爾是本土品牌的另一個主要關注點,磁懸浮空調仍然是海爾的主打產品。在目前的制冷站,海爾還與丹佛斯舉行了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頒獎儀式。雙方將在研發,試驗,測試,制造,市場拓展和售后服務等領域進行合作。
除了海爾品牌之外,Casa Dili品牌的多線產品也出現在展會現場。
近年來,海爾國際化加速顯著,2016年甚至大量購買美國GEA。目前的制冷展覽,海爾邀請國際模特活動時裝表演,看起來非常西方風格。
格力仍是主力推動其永磁同步頻率離心儲冰雙機單元,利用電力日夜峰谷差異,實現夜間冰,日間冷卻,實現節能。國際品牌有同類產品。
格力還展示了機器人精密切割的現場。
從顯示產品,展會規模,聚集人數,媒體關注度和國外客戶訪問量等幾個重要指標來看,本土三大品牌都是關心的制冷展星企業。中國中央空調已經形成前列軍團,這個趨勢和家用空調市場非常相似。
國際主流大型展會聚集在中國制冷展上
要衡量展會影響的大小,有一個指標可以參考,那就是國際公司有多少參展商?
從目前的展會情況來看,國際品牌,特別是美國主流品牌參展商的熱情依然很高。例如,麥克維爾、開利、頓漢布什等傳統美國主流商業參展商,展區,參展商,參觀者都相當可觀。
韓國品牌LG參加了此次的制冷展會,參展商規模和展會設計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主要推動產品是磁懸浮空調。
但日本品牌似乎錯過了這個節目。近年來,日本家電在全球戰略撤退的趨勢下,市場份額不斷受到中韓品牌的侵蝕,有些企業甚至被中國企業收購,如東芝白電已經被美的收購,夏普是鴻海收購,三洋部分資產均為海爾并購。在中央空調領域,日本公司的產品線更單一,基本上退回到家用多聯機市場,雖然市場表現良好,但整體呈下降趨勢。這種發展趨勢,不排除未來兩年由本土品牌超越的可能性。
免責聲明:沃富新能源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權利人發現存在誤傳其作品情形,請及時與本站聯系。